血清素(5-羟色胺)是色氨酸代谢的中间产物[1],是一种被广泛研究的神经递质,也可能作为一种外周激素发挥作用[2]。其合成主要发生在胃肠道的肠嗜铬细胞(ec细胞)和神经元中[1, 3]。血清素在肠道的ec细胞、大脑的血清素能神经元和血小板中浓度较高[1, 3 - 6]。血清素主要被降解为5-羟吲哚乙酸(5-HIAA)或褪黑素[1, 7],并可经尿液排出[8]。在血液中,绝大多数的血清素存在于血小板中[9],并且可以在血清中轻易检测到。
血清素ELISA试剂盒是一种酶免疫测定法,用于定量测定血清、尿液和血小板中的血清素。
艾美捷血清素ELISA试剂盒:
货号:KA1894
校准范围:10.2至2,500纳克/毫升
检测下限:6.2纳克/毫升
适用样本:血小板、血清、尿液
样本体积:25微升
检测方法:比色法
法规状态:仅限研究使用(RUO)
应用:定量
储存说明:将试剂盒储存在4℃。
仅限研究使用(RUO)
血清素ELISA试剂盒测定原理:
血清素的定量测定遵循酶免疫测定的基本原理。第一步,血清素被定量酰化。随后的竞争性ELISA试剂盒采用微量滴定板格式。抗原结合在微量滴定板的固相上。酰化标准品、对照品和样本以及固相结合的分析物竞争一定数量的抗血清结合位点。系统达到平衡后,通过洗涤去除游离抗原和游离抗原-抗血清复合物。结合在固相上的抗体通过使用TMB作为底物的抗兔IgG-过氧化物酶偶联物检测。反应在450纳米处监测。通过将未知样本的吸光度与已知标准浓度制备的参考曲线进行比较,实现未知样本的定量。推荐手动处理。使用自动实验室设备的责任由用户承担。本品不用于临床诊断。
储存说明:
将试剂盒和试剂储存于2 - 8℃直至有效期。不要使用试剂盒标签上所示有效期后的组分。一旦打开,当储存于2-8℃时,试剂稳定2个月。一旦可重新密封的袋子被打开,应注意再次用干燥剂紧密封闭。
使用注意事项:
? 操作注意事项、指南和警告
本试剂盒仅供专业使用。用户应彻底理解本协议,以便成功使用本试剂盒。只有随试剂盒提供的测试说明是有效的,并且必须用于运行测定。只有严格和仔细遵循所提供的说明,才能获得可靠的性能。
必须遵循良好实验室实践(GLP)的原则。
减少接触潜在有害物质,必要时穿实验服、一次性防护手套和防护眼镜。
所有试剂盒试剂和样本在使用前应平衡至室温,并轻轻但彻底混合。对于稀释或复溶目的,使用去离子水、蒸馏水或超纯水。避免试剂和样本的反复冻融。
微量滴定板包含可折断的条。未使用的孔必须在密封的铝箔袋中与干燥剂一起储存于2°C至8°C,并在提供的框架中使用。从框架中取出用于使用的微量滴定条应相应标记,以避免任何混淆。
强烈推荐对样本进行重复测定。
一旦测试开始,所有步骤应在不中断的情况下完成。确保在适当的时间准备好所需的试剂、材料和设备。
孵育时间会影响结果。所有孔应以相同的顺序和时间间隔处理。
为了避免试剂的交叉污染,为分发每种试剂、样本、标准品和对照品,请使用新的一次性移液枪头。
每次运行必须建立校准曲线。
每次运行应包括对照品,并且应在既定的置信限内。
不要在测试中混合不同批号的试剂盒组分,并且不要使用试剂盒标签上所示有效期后的试剂。
避免接触含有0.25 M H?SO?的终止液。它可能会引起皮肤刺激和灼伤。如果与眼睛或皮肤接触,请立即用水冲洗。
TMB底物对皮肤和粘膜有刺激作用。如果可能接触,请用大量水冲洗眼睛,用肥皂和大量水冲洗皮肤。
关于试剂盒中包含的危险物质的信息,请参阅安全数据表(SDS)。本产品的安全数据表可直接在制造商的网站上获取,或按需提供。
试剂盒试剂必须视为危险废物,并根据国家规定进行处理。
如果试剂盒或组分有任何严重损坏,必须在收到试剂盒后一周内以书面形式通知制造商。严重损坏的单个组分不得用于测试运行。它们必须妥善储存,直到制造商决定如何处理它们。如果决定它们不再适合测量,必须根据国家规定进行处理。
血清素ELISA试剂盒文献参考:
1. Bieger, W.P., NeuroStress Guide. 2011.
2. Chojnacki, C., et al., Evaluation of serotonin and dopamine secretion and metabolism in patients with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Pol Arch Intern Med, 2018. 128(11): p. 711 – 713.
3. Huang, H., Z. Chen, and X. Yan,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serotonin and creatinine in urine by combining two ultrasound-assisted emulsification microextractions with on-column stacking in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J Sep Sci, 2012. 35(3): p. 436 – 44.
微信扫码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