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D对于有经验的荧光显微镜使用者来说相对简单,该方法和普通共聚焦显微镜(Confocal)的原理相同。普通Confocal使用单光源,而STED使用双光源。其中一个光源发射能激发荧光团——荧光标签(研究者们以此来定位和观察蛋白)的光,另一个光源发出不同波长的光,用于抑制荧光。这束光是环形的,并且与第一束光有所重叠,因此只有环形中间区域的分子会继续发出荧光。
中和抗体是一种有抗病毒活性的抗体,可以通过中和或抑制病原体的生物学活性来保护细胞免受侵害,凭借特异性和高亲和力特点,中和抗体能够抢先与病毒刺突蛋白(S蛋白)结合,从而阻断病毒与宿主细胞结合,病毒无法感染正常细胞,就会被免疫系统清除。恢复期血浆疗法”中,虽然康复患者血浆中含有很多抗病毒抗体,但可能大多数不是中和性抗体,虽然结合抗体虽然也可以特异性识别和结合抗原靶点,但是结合抗体无法中和病原体使其失活,这些非中和性抗体对疗效其实没有太大作用。中和抗体肯定具有结合抗体的性质,但结合抗体不一定具有中和活性。
DNA甲基化修饰研究手段——DNA亚硫酸盐转化,使用亚硫酸氢钠将胞嘧啶转化为尿嘧啶,而5-甲基胞嘧啶(5-mC)保持完整。 即未甲基化的胞嘧啶残基被脱氨成尿嘧啶,甲基化的胞嘧啶(5-mC)残基不受影响,这使PCR扩增可将尿嘧啶视为胸腺嘧啶,将5-mC或5-hmC识别为胞嘧啶。 这样便能够区分甲基化和未甲基化的胞嘧啶残基,从而提供有关DNA甲基化区域的单核苷酸分辨率信息。
葡萄糖脑苷(Glucocerebroside,葡萄糖基神经酰胺)是皮肤脂质的主要成分,在层状体的形成和维持水渗透性屏障中起重要作用。葡萄糖脑苷是乳糖神经酰胺的生物合成前体,是许多中性寡糖脂和神经节苷脂的骨架。它存在于植物、真菌和动物中,是植物中含量最丰富的鞘糖脂之一。葡萄糖脑苷往往集中在脂质筏的质膜外小叶中。据报道,葡萄糖脑苷对酪氨酸酶(黑色素生物合成的关键酶)的活性、诱导植物的防御反应以及帮助植物的质膜抵御寒冷和干旱带来的胁迫都是必不可少的。葡萄糖脑苷已被证明能够调节沿内吞途径的膜运输。
iFluor™350染料是一种与AMCA光谱相似的亮蓝色荧光染料,具有改善的水溶性,光稳定性和更高的荧光量子产率。iFluor™350偶联物非常适合于高丰度靶标的直接成像,在多色应用(例如流式细胞仪和超分辨率荧光显微镜)中特别有用,而不会影响绿色和红色荧光探针的性能。
补体激活一共有三种途径,即经典途径、旁路途径和凝集素途径,三条途径既独立又交叉,经典的口诀:替代(替代途径)美宝莲(MBL)走经典途径(也就是指经典途径),简单的一句口诀,即可记住三种途径。补体作为机体天然免疫中的重要成分,当参与防卫时,会迅速产生大量的补体前体蛋白来响应和检测威胁,对消除外来抗原的侵害,维护机体内环境的平衡具有重要作用。补体是由30多种可溶性蛋白、膜结合性蛋白和补体受体组成的多分子系统,故称为补体系统。
酶(enzyme)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对其底物具有高度特异性和高度催化效能的蛋白质,也有极少部分为RNA(下文主要以蛋白酶为主)。
像其它蛋白质一样,酶分子由氨基酸长链组成。其中一部分链成螺旋状,一部分成折叠的薄片结构,而这两部分由不折叠的氨基酸链连接起来,而使整个酶分子成为特定的三维结构。用酶作催化剂,酶的催化效率是一般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
真皮还含有感觉器官,神经末梢,血管,汗腺,皮脂腺和毛囊根。与真皮相反,表皮缺乏血管血液供应,并由角质形成细胞控制,角质形成细胞在多个分化阶段从表皮下层(基底层)连续迁移到表皮最上层,即角质层(SC),并在那里最终转化变成扁平的,富含角蛋白的无活力(死)细胞,称为角质形成细胞。角质层中的角质细胞通过称为角质小体的蛋白质相互连接,并排列在单个细胞层(人皮肤中的10–25层)中,其中的外层在脱皮的过程中不断从皮肤表面去除,以完成连续性正在进行的皮肤再生过程。
表观遗传(Epigenetic)是指DNA序列不发生变化但基因表达却发生了可遗传的改变,即基因型未发生变化而表型性状却发生了改变。
特点就是:遗传信息DNA序列未发生改变,表型性状改变,且可遗传。就像一对同卵双胞胎,也有存在表型差异的情况,他们的基因型几乎是相同的,但是为什么会有表型上的差异呢?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发生了表观遗传。即基因不发生改变,但是表观性状改变了。
荧光素衍生物具有高吸收率,出色的荧光量子产率和良好的水溶性,是流式细胞仪和免疫荧光法等生物检测中最常用的荧光标记之一。最广泛使用的荧光素包括用于标记蛋白质(特别是抗体)的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和用于标记肽和寡核苷酸的羧基荧光素(5-FAM和5(6)-FAM)。 我们提供各类的荧光素染料,底物和结合物,以及一系列具有改良特性的卓越iFluor™荧光标记染料,这些染料针对细胞标记和检测进行了优化。
在磁珠法的反应体系中,核酸分子(DNA & RNA)会由线性压缩成球状,暴露出核酸骨架上大量的负电基团与反应体系中的阳离子连接,在磁珠最外层负电基团的作用下,形成“阴离子-阳离子-阴离子”的盐桥结构,使核酸分子被特异性地吸附到磁珠表面。而当反应缓冲液被弃除后,加入水性分子,会快速充分水化核酸分子,解除三者之间的离子相互作用,使吸附到磁珠上的核酸分子被纯化出来。
激素,是高度分化的内分泌细胞合成并直接分泌入血的化学信息物质,它通过调节各种组织细胞的代谢活动来影响人体的生理活动。由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分泌的高效生物活性物质,在体内作为信使传递信息,对机体生理过程起调节作用的物质称为激素。它是我们生命中的重要物质。
植酸又称肌酸、环己六醇六全-二氢磷酸盐,它主要存在于植物的种子、根干和茎中,其中以豆科植物的种子、谷物的麸皮和胚芽中含量最高。植酸的应用非常广泛。在食品工业中,植酸可用作食品添加剂,在酿酒工业中可用作除金属剂。在医药工业中可用于治疗糖尿病、肾结石等病症。在化工、石油、冶金、日用化学工业中,可用作油脂的抗氧剂、食品和水果的保鲜剂、聚氯乙烯聚合釜防粘釜剂、医药上的止渴剂、饲料的添加剂,还可用作防锈、清洗、防静电及金属表面处理剂等,尤其可作为生产肌醇的重要原料之一。
荧光标记,顾名思义,用荧光来标记我们想要看到的东西。随着荧光标记技术的发展,目前该技术在核酸标记,蛋白功能研究,蛋白的定位,药物筛选,细胞追踪,细胞结构标记,抗体标记等等方面应用甚多。
酶联免疫斑点检测(Enzyme-linked Immunospot Assay,ELISPOT)是将细胞培养技术和ELISA技术相结合,可以原位地检测培养细胞体外分泌蛋白的高灵敏分析技术。根据技术原理,主要分为T细胞与B细胞ELISpot两种。其中T细胞ELISpot主要用于检测刺激后细胞所分泌的痕量细胞因子,而B细胞ELISpot主要用于检测抗体分泌B细胞的频率。
黄曲霉毒素(Aflatoxin,AFT)是由某些霉菌(黄曲霉和寄生曲霉)产生的双呋喃环类毒素(有毒致癌物和诱变剂),这些霉菌在土壤中生长,使植被,干草和谷物腐烂。其衍生物有约20种,分别命名为B1、B2、G1、G2、M1、M2、GM、P1、Q1、毒醇等。其中以B1的毒性最大,致癌性最强。
SARS-CoV-2刺突糖蛋白在S1/S2亚基的边界上有一个furin/PC裂解位点,该位点可被宿主细胞和细菌分泌的furin和/或类似于furin的PCs裂解。与SARS-CoV不同,SARS-CoV-2进入细胞被furin和/或furin样pc预先激活,减少了其对靶细胞蛋白酶进入的依赖。业已证明,S蛋白的裂解激活对于SARS-CoV-2尖峰介导的病毒与ACE2的结合、细胞与细胞的融合以及病毒进入人肺细胞至关重要。
细胞内pH在各种细胞事件中起重要的调节作用,包括细胞生长,钙调节,酶活性,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离子转运,内吞作用,趋化作用,细胞粘附等等。借助pH敏感的荧光指示剂,研究人员能够以更高的灵敏度、空间分辨率、采样密度来监控活细胞内的pH波动。
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EVs)是广泛存在的细胞外膜泡结构,从原核生物到真核生物都有,细胞外囊泡可分为Ectosomes(核外粒体,胞外体)和 Exosomes(外泌体)。
常用的血脂化验有七项: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脂蛋白(a)、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载脂蛋白这两兄弟(ApoA1 & ApoB)。
前段时间,我们的好朋友“科小白”为大家汇总了核酸收集保存提取与检测领域的知名品牌Norgen的细菌检测试剂盒:《Norgen的人细菌/酵母病原体检测试剂盒》
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简称白介素,是由多种细胞产生并作用于多种细胞的一类细胞因子。由于最初是由白细胞产生又在白细胞间发挥作用,所以由此得名。现在泛指一类分子结构和生物学功能已基本明确,具有重要调节作用而统一命名的细胞因子。目前发现了38种白细胞介素,分别命名为IL-1——IL-38。其功能复杂,成网络,复杂重叠,在免疫细胞的成熟、活化、增殖和免疫调节等一系列过程中均发挥重要作用,此外它们还参与机体的多种生理及病理反应。
神经节苷脂(gangliosides)存在并集中在细胞表面,神经酰胺部分的两条烃链嵌入质膜中,寡糖位于细胞外表面,在此处它们代表细胞外分子或邻近细胞表面的识别点。它们主要存在于神经系统中,占所有磷脂的6%。
微信扫码在线客服